• 中文
  • English
高级搜索
    • 首页
    • 关于本刊
      1. 期刊简介
      2. 有关单位
      3. 发展历史
    • 编委会
      1. 现任编委会
      2. 历届编委会
    • 期刊在线
      1. 最新录用
      2. 当期阅读
      3. 过刊浏览
      4. 浏览排行
      5. 下载排行
      6. 被引排行
    • 出版伦理
    • 作者指南
      1. 征稿简则
      2. 稿件评审
      3. 开放获取
    • 期刊订阅
    • 联系我们
    • 首页
    • 关于本刊
      1. 期刊简介
      2. 有关单位
      3. 发展历史
    • 编委会
      1. 现任编委会
      2. 历届编委会
    • 期刊在线
      1. 最新录用
      2. 当期阅读
      3. 过刊浏览
      4. 浏览排行
      5. 下载排行
      6. 被引排行
    • 出版伦理
    • 作者指南
      1. 征稿简则
      2. 稿件评审
      3. 开放获取
    • 期刊订阅
    • 联系我们
    • English
  • PDF格式
    16-202304-G22-0219一文审稿意见与作者答复 点击下载(279KB)
  • 16-202304-G22-0219一文审稿意见与作者答复

     
    2023, 45(4): 805-815.
    冻融循环作用下砂岩的力学特性及细观损伤本构模型研究 .

    本文全文图片

    • 砂岩冻融试验试块
    • TZW-3000II岩石真三轴流变试验机
    • WGD-501立式冻融机
    • 质量变化率随冻融循环温度变化关系曲线
    • 纵波波速变化率随冻融循环温度变化关系曲线
    • 自然状态下和冻融循环80次处理后砂岩的表面细观结构
    • 不同围压和不同冻融温度作用下的应力-应变曲线
    • 孔隙率随冻融循环次数的拟合曲线
    • 冻融循环0次时不同围压作用下试验曲线和理论曲线的峰值点图
    • 冻融循环5次时不同围压作用下试验曲线和理论曲线的峰值点图
    • 冻融循环10次时不同围压作用下试验曲线和理论曲线的峰值点图
    • 冻融循环20次时不同围压作用下试验曲线和理论曲线的峰值点图
    • 冻融循环40次时不同围压作用下试验曲线和理论曲线的峰值点图

    本文全文表格

    • 冻融循环次数 0 5 10 20 30 40 50
      孔隙率ϕn/% 5.58 5.76 6.06 6.20 6.33 6.43 6.76
      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岩样的核磁共振孔隙率
    • 冻融循环次数 10 30 50 70
      孔隙率ϕn/% 2.83 4.09 7.43 10.13
      岩样的核磁共振孔隙率
    • 冻融循环次数 0 5 10 20 40
      孔隙率拟合值/% 2.062 2.355 2.83 3.502 5.662
      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作用下岩样的核磁共振孔隙率拟合值
    • 冻融次数 σ3/MPa σp /MPa εp /% m F0/MPa
      0 0 4.230 0.4 4.634 1.987
      2 14.572 1.1 6.869 3.369
      4 19.652 1.3 17.460 3.383
      6 24.866 1.6 25.257 3.406
      5 0 4.020 0.5 3.127 1.653
      2 13.101 1.1 6.556 3.120
      4 19.132 1.3 13.958 3.113
      6 24.347 1.7 10.828 3.607
      10 0 3.800 0.5 3.225 1.651
      2 12.701 1.1 4.287 3.124
      4 18.910 1.5 5.562 3.602
      6 23.519 1.9 5.116 3.880
      20 0 3.749 0.6 3.007 1.466
      2 11.356 1.2 2.701 2.678
      4 18.100 1.8 2.887 3.591
      6 22.903 2.1 3.499 4.031
      40 0 3.301 0.6 1.286 0.836
      2 10.570 1.5 1.408 2.197
      4 17.121 1.9 2.367 3.492
      6 21.274 2.5 2.121 3.722
      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和不同围压下红砂岩模型计算参数表

    相关文章

    • 水动力-应力-化学溶蚀耦合作用下劣化灰岩能量演化规律与损伤本构模型
      2025, 47(4): 759-768. DOI: 10.11779/CJGE20231109
    • 高温加热-液氮冷冲击处理后花岗岩声发射演化特征及损伤本构模型
      2024, 46(9): 1849-1859. DOI: 10.11779/CJGE20230529
    • 纤维加筋植被混凝土基材统计损伤模型研究
      2022, 44(4): 652-659. DOI: 10.11779/CJGE202204007
    • 微生物加固砂土弹塑性本构模型
      2022, 44(3): 474-482. DOI: 10.11779/CJGE202203009
    • 岩石三维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研究
      2017, 39(6): 978-985. DOI: 10.11779/CJGE201706002
    • 饱和砂土液化后流体本构模型研究
      2015, 37(1): 112-118. DOI: 10.11779/CJGE201501013
    • 一种纤维加筋土的两相本构模型
      2014, 36(7): 1326-1333. DOI: 10.11779/CJGE201407017
    • 基于破碎能耗的粗颗粒料本构模型
      2012, 34(10): 1801-1811.
    • 裂隙岩体损伤演化本构模型的实现及应用
      2010, 32(7)
    • 堆石料的劣化变形和本构模型
      2010, 32(1)
    网站版权 © 2010水利部交通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苏ICP备05007122号-11公安联网备案号:32010602011255
    编辑部地址:南京市虎踞关34号《岩土工程学报》编辑部邮编:210024电话:025-85829534,85829556E-mail: ge@nhri.cn

    本系统由北京仁和汇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  百度统计

    导出文件

    文件类别

    引用内容

    引用参考文献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