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全文图片
-
水-桩-土相互作用系统模型
-
水-土自由场模型
-
狄拉克脉冲
-
几种方法的位移时程对比
-
不同土体弹性半空间剪切模量情况下土体顶部位移时程
-
土体顶部最大位移随着土体底部弹性半空间剪切模量变化
-
收敛性分析
-
本解析法与子结构方法的对比(h2=0 m)
-
本解析法与刚性解析解法的对比
-
桩体最大位移随着土体底部弹性半空间剪切模量变化
-
土体模态随着土体底部弹性半空间剪切模量的变化
-
土体阻抗随土体底部弹性半空间剪切模量的变化
-
T8和T9矩阵随着土体底部弹性半空间剪切模量的变化
-
不同桩体半径情况下$ {E_{\text{r}}} $随着水深的变化
-
不同土体弹性模量情况下$ {E_{\text{r}}} $随着水深的变化
本文全文表格
-
参数 幅值 参数 幅值 桩长H 60 m 杨氏模量Es 50 MPa 桩出水面长度h1 0 m 密度$ {\rho _{\text{s}}} $ 2000$ {\text{kg}}/{{\text{m}}^3} $ 直径2r0 4 m 滞后阻尼$ {\beta _{\text{s}}} $ 0.02 杨氏模量Ep 30 GPa 泊松比$ {\nu _{\text{s}}} $ 0.35 剪切模量Gp — 弹性半空间剪切模量Gb 100 MPa 密度$ {\rho _{\text{p}}} $ 2500$ {\text{kg}}/{{\text{m}}^3} $ 弹性半空间密度$ {\rho _{\text{b}}} $ 2200$ {\text{kg}}/{{\text{m}}^3} $ 滞后阻尼$ {\beta _{\text{p}}} $ 0.02 水深h2 30 m 泊松比$ {\nu _{\text{p}}} $ 0.25 密度$ {\rho _{\text{w}}} $ 1000$ {\text{kg}}/{{\text{m}}^3} $ 土体厚度h3 30 m 波速$ {c_{\text{w}}} $ 1438 m/s